运营研究和数据分析,这两个都是美国未来10年就业增长最多的专业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和比较一下哥伦比亚大学的MSOR - Operation Research 运营研究硕士(也叫运筹学),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BIDA - Business Intelligence & Data Analytics 商业情报和数据分析硕士这两个专业。
这两个硕士项目的设置,目标相似,但又各有特点。它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专业出来的毕业生都深受雇主的喜爱,但学习过程折磨得学生爱恨交加。不过谁让你要进名校嘛,就算是去了上海交大,很多课程也不容易学,那么对于美国一流的大学来说就更是这样了。
Round 1:项目目标的比较
哥伦比亚大学的MSOR项目开设在工程学院里。
总学分30个,学生可选的大方向包括数学编程,统计模型,模拟。小方向将结合供应链管理,营收管理,财务工程,风险管理,创业,以及通用管理这几个领域的课程实现。
这个项目主页非常朴实,风格和后面我们要讲解的耶鲁生物统计专业差不多。不提排名,在外行看起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人心。
MSOR其实是一个相对通用的专业。不光哥大有MSOR专业,其实在东北大学,南方浸信教大学,都有同样的专业,不过没有哥大的MSOR有名而已。
在这点上,卡内基梅隆大学的BIDA专业却是自创的。
BIDA设立在海因兹信息系统和公共政策学院 (Heinz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Public Policy )全称是MISM-BIDA,信息系统管理硕士 - 商业信息和数据分析( Master of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Data Analytics)。
BIDA是行业的明星专业,首页一打开,数据分析排名的第一的身份就映入眼帘。这是一个精英职业的一个精英学位:An Elite Degree for an Elite Career 这个专业的诞生就为给数据科学家赋能。
项目手册中是这样介绍这个专业的:MISM-BIDA 是个162学分,三个学期的硕士项目。专业方向为商业领域的信息整合与分析。该项目包括数据分析,管理,策略,以及IT的课程。MISM-BIDA的毕业生都要学习商业流程分析,最终将掌握预测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报告,分割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的相关技能。
Round 2:专业方向比较
通过官网给出的信息我们不难看出,哥大的MSOR专业主要有8个方向:
(1) Analytics; 数据分析
(2) Decision, Risk, and Analysis; 决策,风险和分析
(3)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创业和创新
(4) Finance and Management; 财务和管理
(5) Healthcare Management 健康医疗管理
(6)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后勤和供应链管理
(7) Machine Lear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8) Optimization. 优化
而CMU的BIDA的专业方向,主要还是归在母专业MISM下面:
(1)Managing AI & Robotics 管理AI 和机器人
(2)Digital Marketing & Commerce 数字市场和商务
(3)Business Intelligence 商业情报
(4)IT Strategy & Management IT 战略和管理
(5)Health Care Informatics 健康医疗信息学
当然这些方向都包括了数据分析,毕竟专业名字中的BIDA就是数据分析。
所以如果对比BIDA和哥大MSOR的专业方向,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健康管理这些方面,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
特别声明,明星专业的BIDA,是MISM-BIDA,而不是MSIT-BIDA,后者是半时(part-time)的硕士,国际学生因身份原因不能读,而且雇主也不大认。之前有的学生就将两者弄混了。
(这个不是MISM-BIDA,申请时千万看清楚!)
Round 3:课程设置和学制比较
关于这一点,大家可能要疑惑了,为啥哥大MSOR30学分就能毕业,而CMU的BIDA却要162个学分?
简单来讲,就是两所大学的分制不同。
哥大MSOR大多数课程一门3学分,个别的1.5学分。而CMU一门课程6学分或者12个学分,所以大家别被这学分的差距吓到了。
第二点,哥大的MSOR分秋季和夏季入学,每学期5门课程,一般来说两个学期就能读完。看到一学期5门课先别叫,过会看到BIDA的课程设置,你就知道就业导向型的数据分析专业有多变态了。
哥大MSOR在每个专业方向内给出了具体的选课要求:
比如数据分析方向的学生有2门必修课: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分析。选修课从指定列表中至少再学两门。
从课程标号可以看出,这些课程分别属于计算机系,工程学院,以及商学院。
比如B8110,就是哥大商学院的财务报表分析和估值,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选课。
这些课每门3学分: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CMU的BIDA,每门课6学分或12学分。
BIDA的学制有两个选项,16个月常规选项,和12个月的加速选项。主要区别是,16个月选项中,包括了夏季实习,从9月~4月;而12个月选项中,不包括夏季实习,是5月~第二年5月。12个月选项中要求学生有三年的行业工作经验。
中国的学生一般倾向于选16个月项目。因为既能巩固知识,又有实习机会,使得将来就业更加容易。而12个月的项目,由于时间紧张,课程会压缩,而且没有时间去找工作。即使毕业的时候需要实习,但这个时候因为不是项目中要求必须的实习,所以学校并不会负责帮你找。
12个月的项目比较适合那些已经有工作,准备来美进行深造,最后回原来公司的学生。而国内一般应届的学生都是从校门直接进校门,毕业后再找工作,并没有马上要回到原来工作岗位的压力。那么这个夏季的实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必要的,而且CMU的学生实习期一般也能挣钱。
所以之后的对比我们主要讲16个月的选项。
BIDA之所以是受到雇主们强烈欢迎的明星专业,看核心课程就知道了,居然一共16门!而且大多数都是硬核课程。
机器学习
高级商业数据分析
应用经济分析学
非结构数据分析
分布式系统
数据库管理
面对对象编程Java
数字处理
组织设计和实践
经济数据分析
财务和金融基础
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数学统计在IT管理的应用
系统管理的写作
专业演讲
数据分析毕业项目
我们拿其中的“非结构数据分析”举例,下面是这门课在本学期的课程大纲:
课程一共6学分。大纲中清楚地提到要用到大量的Python编程,而且还要用到亚马逊云计算服务。涵盖这两大板块,这门绝对不是水课。
除了核心课程,BIDA的选修课程包括:
用R语言做数据分析
用SAS做商业情报和数据挖掘
社交媒体测量和数据分析
数据可视化
市场数据分析
大数据和大规模计算
数字时代的数据安全
基于Python的数据分析
管理新技术
学生要从选修课里选4门!
学校还很贴心的提供了三个学期的选课范例:
第一个学期有7门必修;第二学期5门必修,两门选修;第三学期4门必修,2门选修+毕业设计。课程量非常重,大概是哥大的MSOR课程数目的两倍!这也为什么CMU出来的学生都这么厉害,上能讲策略,下能编程序,原来都是这么练出来的!
Round 4:出路和就业比较
看完了这些“炼狱”般的课程设置,咱们来遥望一下那光明的就业前景吧!请准备好鲜花和掌声!
先说哥大的MSOR:
毕业生平均工资在9万6美元,范围从6万5~18万不等,平均入职奖金为2万1千美元。
40%学生进入金融服务业。美国的华尔街和基金公司有个毛病,就是只愿意招收藤校的毕业生,就和在国内五大国有银行只招收三大财经学院外加北大,人大的毕业生一样。
35% 进入技术公司。
10% 去研究生院修更高学位,那就是读博了。
5% 学生进入咨询行业。
3% 学生进入健康医疗行业。
2% 进入时装,地产,消费品行业,汽车行业。
总之,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都去了华尔街或硅谷。
这之后,MSOR还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去年毕业生的公司去向。前方高能,小心刺眼,注意带上墨镜!
28%定量研究与交易
公司包括:
德意志银行,巴克莱投资银行,Metori资本管理,ABC套利资产管理,摩根大通,简街,塔努斯技术,中国工商银行,摩根大通,法国巴黎银行,Xtech.ai,泰勒·马克罗,芝加哥贸易公司,汇丰银行,WorldQuant LLC,武器研究公司
职称包括:利率交易分析师,量化开发人员,量化研究分析师,量化研究助理,量化研究与交易,量化助理,交易台,股票衍生品销售和交易实习生,量化研究员
25%投资组合,投资与风险管理
公司包括:
高盛,摩根士丹利,切萨皮克资产管理,法国兴业银行,腾讯云,Assowstreet Capital,美国运通,PRO Unlimited,瑞银,蓝岭资本,三井住友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Putnam Investments
职务包括:投资分析师,企业与投资银行分析师,投资实习生,投资组合实习生,信贷与欺诈风险经理,风险分析,风险经理,投资组合管理助理
22%数据科学与业务分析
公司包括:
IBM,Mov37,网易,彭博,Biz2Data,德勤,继续教育,Criteo,WeWork,招商银行,Encore Capital Group,辉瑞分析实验室,Cherre,Capgemini,慧轻体,Criteo,Wayfair,滴滴
职务包括: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市场数据分析师,业务分析师
10%工程与技术
公司包括:
亚马逊,Criteo,Conversant,Stemline Therapeutics,Infor,Saama,阿里巴巴,Lyft Inc,大众,Altice美国,沃尔玛电子商务,WeWork,网易,Wayfair,Shutterstock
职务包括:Python开发人员,商业供应链实习生,科学分析师,副工程师,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投资组合实习生,产品经理,高级分析专家,Web Analytics
10%研究生院/继续教育
5%咨询服务
公司包括:
贝恩公司,芝商所集团,IBM,蓝岭资本,伯克利研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EXL服务,德勤,普华永道,Strategy&,波士顿咨询集团,凯捷
职务包括:协理顾问,顾问,数据科学家和战略顾问,协理全球应用技术,决策分析,业务分析师,协理分析师,数据科学家
哥大2018年毕业生统计是:
2018年毕业生平均工资8万9千,平均签约奖金是1万1千。
这,就是在哥大读MSOR出来后的成果。
面对这么强健地对手,我们再来看看CMU BIDA的战绩如何:
近期毕业生,有47%进入技术公司,22%去咨询公司,13%进入银行和财务公司。
2019年8月的BIDA毕业生100%就业。
平均工资11万6美元。
最高14万,最低9万。
毕业生就职的公司都有:亚马逊,ATT,Bose,联想,SAP,Capital One 银行,柬埔寨银行,IBM。
职位分别是:数据科学家,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经理,认知顾问,数据科学产品经理,市场情报分析师等。
毕业生前往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中大西洋,西部,南部,中部,以及海外。
2018年毕业生的数据是这样的:
平均工资11万5千。
近期毕业生对比得出的结论是,CMU BIDA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比哥大MSOR的要高大概2万美元。哥大名字虽然光鲜,但是CMU出来的人,还是更加受到大型技术公司和银行的争抢,因为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