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行前准备
出国留学打包行李可是一门大学问,到底什么该带,什么不该带,如何较大化的利用行李托运额度,怎样避免收拾行李的“糟心事儿”
1. 护照原件
2. I-20原件
3. Offer原件
4. 体检、免疫证书(小红本和小黄本);
5. 上一级学历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原件
6. 出国类考试成绩单:托福、GRE、GMAT、SAT1, SAT2(若有)原件
7. 美元现金(5000 以下)
8. 信用卡
9. 手机(充电器、线、满格的电池)
10. 住宿地址和联系人两份
11. 在美国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两份
12. 国内人员通讯录电子版一份
13. 校园地图、学校所在城市地图各一份(争取提前找到)
美国留学文化环境
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由于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在制度、历史渊源等众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多数会感觉不适应国外的生活。留学生想要避免文化冲突“cultural shock”,尽快入乡随俗、更快的成长,这就需要留学生与同专业内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沟通。留学生真正了解中美文化差异,并且以积极得心态面对问题,才能真正快速适应留美生活,享受美国风情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在个人隐私方面的不同:在美国,大家都非常注重自己的独立空间。无论是选择寄宿家庭,还是住学校宿舍,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要随便窥探,这样会很没有礼貌。
个人表达方式不同:在中国,人们说话讲究委婉,心领神会是交流的高端境界。而美国人喜欢礼貌而直接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所以,当有分歧时,面对面地沟通是较有效的解决方式。
课堂表达方式的不同:中国学生是世界学子中较出名的勤奋与刻苦,很多学霸经过应试教育的洗礼之后,往往在美国大学课堂上,面对这种自由讨论的方式,会变得害羞,甚至无所适从。
中国学生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就可以了,课堂表现无所谓,但美国大学对学生的考察方式,可不仅仅是“试卷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分数以及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都是影响留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饮食文化的不同:在中国,有“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的饮食习惯,可在美国家庭,早餐和午餐一般都比较简单,也不会刻意准备什么热的食物,而晚餐才是一天中较重要的。
美国留学生活常识
用电方面
美国的电压是110V,中国电压是220V。因此,额定电压220V的电器在美国一般无法使用,电加热设备可能可用,但属于严重欠压工作,会缩短设备寿命。上述设备不必携带。使用110V-240V自适应电源的电器可以带到美国。注意:美国的三相插头的布局就是多数台式电脑机箱电源的那种,也就是一个圆柱插脚加上两个平行扁插脚,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常用三相插头。
付款方式
信用卡在美国使用非常普遍,但身上还是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现金。因为有些店家为了逃税,在一定消费数额之下只接受现金付款。为了建立自己的信用记录,建议尽早办理美国的银行发行的信用卡。
电话通信方面
如果不需要用电话线上网,那么可以直接买手机。使用手机可以比较方便地拨打-IP电话卡。手机在美国是跟随服务计划免费送的。如果觉得免费手机不好,可以自己出钱买一个。这方面个人作个人的决定咯。手机开销大约50美元/月。需要注意的是,超出免费分钟部分的电话费很贵,40美分/分钟,千万注意别打“爆”了哦!
网络方面
美国的上网方式基本上有:拨号、DSL、有线电视电缆、无线、卫星。目前,DSL和有线电视电缆用得比较多。一般的价格:DSL20美元/月,有线电视电缆50美元/月。不少学校有校园范围内的无线网络,在校学生申请帐户后就可以免费使用;也有的提供拨号上网账户给在校学生免费使用。具体情况到校后稍作打听就可知道。
起居方面
读本科的朋友大约需要在昂贵的学校宿舍里面呆上一段时间。读研究生或者博士的就不需要遭这个罪了,可以直接住到校外。找房子的方法:在学校的BBS上发帖子,到相关的网站看,开车到学校附近转,看到房东的电话就打电话问价钱、预约看房时间。谈租约的时候,问清楚:租期长度、房租包括水暖费用否、停车是否方便是否需要额外付费、押金退还方式、可否自行转租或分租。
饮食方面
多数中国学生还是自己做饭吃,一来吃得比较习惯,二来费用比较省。为了节省做饭时间,建议每次做的量是两到三顿饭的量。注意:美国人杀猪不放血,所以,烧肉的时候,要把肉先用水泡一段时间,然后煮一下,倒掉那些水,再用温水把肉洗干净。之后再进行常规的烹调。
宗教方面
在美国,多少会和教会、教徒打交道。专家建议,即便你本人不信奉基督教,对待信奉基督教的人士应该有包容心,如果实在不能接受他们,在拒绝和他们交往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