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
伯克利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校区周边治安很好,学生可以全面感受波士顿的音乐和文化。校区邻近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从学校步行即可到著名的波士顿交响乐大厅。
立思辰留学360老师介绍,伯克利音乐学院是美国最优秀的音乐学院之一,它是一所致力于现代流行音乐教学与研究的学院,这也是它与传统音乐学院的区别。它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在它多年的历史上,造就了来自75个国家的3万多名音乐家。伯克利音乐学院拥有2700多名在校生和300多名教职员工。然而,和大规模的传统音乐院校相比,它并不富有。它的4500万美元的年度预算以及近8000万美元的捐助基金令人不屑一顾。
这是唯一一所将主要课程设置为现代音乐的音乐院校。其他音乐学院也会开设少数现代音乐课程,但是它们财力、人力配置的第一需求是放在传统音乐上的。伯克利音乐学院是第一个把爵士乐作为受尊重的学术性课题来研究的音乐学院。
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与音乐的不解之缘
“伯克利”这个名字与学院传奇般的历史有不解之缘。现任院长利?伯克的父亲劳伦斯?伯克于1996年去世,享年87岁。他是一位钢琴师,出生于条件艰苦的波士顿西区,并在那
里长大。劳伦斯靠在当地舞会乐队演奏维持学业,是学校里穿着最讲究的学生。他常常在赶到学校上课时还穿着头一演奏时穿的小礼服。在大萧条的阴影中他毕业了,却发现除了音乐这个可靠的朋友和捐助者可以使他勉强维持生计外,
没有他这个刚毕业的建筑工程师可做的工作。他起初在波士顿,尔后在纽约,作为钢琴师和乐曲改编在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演播室乐团供职。直到二战爆发,劳伦斯一直在音乐生涯中奋斗。大战中,他回到波士顿,作为一名工程师为赖特翁公司设计雷达系统。
在战争结束后,音乐的才华在他身上依然不减当年。他放弃了工程师的工作,决心当一名作曲教师。他成立了席林格学校,并称它为“一人音乐教室”。他的事业很快兴盛起来。不久,
他就增添了表演课,这立刻成为所有课程中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爵士乐在那个时代受到空前欢迎,劳伦斯讲授的正是爵士乐。
劳伦斯在搬入波士顿后湾地区纽贝里街的一所褐色砂石房子之后,开始聘请专业音乐家从事教学。学校需要一个新名称,因为劳伦斯伯克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超越了席林格的教学法。但是,叫学校为“伯克学校”又不上口。一天早上,一个助教冲进来,说他梦到伯克以他十岁的儿子利的名字命名这所学校,“伯克利”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
成长的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
到50年代,劳伦斯伯克的小学校已经开始从全国,甚至海外招收学生。显然不管伯克是否情愿, 他是一下子绊倒在别人从未见过的“金砖”上了。爵士乐,当时已经被一致公认为美国的唯一民族艺术形式,正在成为一种重要产业。但是,没有一所专门学校讲授它。伯克利的挑战是很明显的:一年接一年地培养一批批合格的音乐专业人才,就像西边几英里远的哈佛商学院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生一样。一位萨克斯管教师说:“学斗牛,要去西班牙;学音乐,就来伯克利。”
就像冬日的疾风,伯克利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教职工和在校生的人数随着一座座建筑的兴建迅速增长。1962年,劳伦斯将学校由私立改为非盈利性质,并开设了语言、艺术、科学、历史以及其他文化课程,以便符合评定要求。到1970年,伯克利已成为一所完全正规的四年制大学。
各种肤色和身高的音乐迷们三五成群聚集在走廊或砂砾铺成的过道上用各种语言交谈。我们可以见到一位白人学生坐在台阶上,吹着大号,正在认真地做音阶练习。就在他旁边,一个黑人女孩正用装了弱音器的小号做着同样的练习。街那边,一名鼓手蹲在过道上流畅地击打着节奏,等候轮到自己进入教室演奏。在充满烟味的咖啡厅,一名日本女长笛手杰米卢罗正在旁若无人地一边唱谱,一边在空中比画难以捉摸的音符。
伯克利由多个国家和种族构成的在校生群体成为充满异国情调的一景。将近40%的学生来自国外。一名三年级的德国低音提琴手说:“我认为伯克利在德国比在美国更有名。有了伯克利的学位,回去后就一切不成问题了。”
摇滚乐手和爵士乐手占了学生人数的大多数,其他专业的学生数则介于两者之间。如果说大部分学生到校时是带着学习表演的基本想法的话,四年的课程设置则扩大了他们的眼界。他们在学习中逐渐分散到学校的四个大的专业分支:表演、音乐技术、专业写作和专业教育。伯克利总共向十几个专业的学生提供门课程,涉及范围从歌曲写作、改编到电影配乐的创作、音乐合成、音乐商业经营和音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