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培德中学”(Developing Virtue Secondary School)位于美国的万佛圣城,是一所佛教中学,以培德中学育良才 仁义道德立基础继育良小学成立之后,宣公上人于一九七六年增设培德中学男女两校。
美国培德中学课程
培德中学的课程除了比照加州一般课程标准之外,第二语言是中文,坚强的师资阵容,为学生奠下中英双语的基础。打坐课与佛学课训练学生的定力与思想深度,此外,在校内一律素食。培德中学的学生因为拥有独特的养成教育,在申请大学时,成为有利的条件。培德中学毕业生已有多人进入史丹佛大学、柏克莱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就读大学部与研究所。
培德中学的校友在一九九九年组成“佛教青年会”,共同研究人生真理,也常返校辅导学弟妹。每年夏天育良小学和培德中学举办的暑期班,经常可以看到培德中学的校友担任义务老师。除了暑期班以外,也有培德中学的校友在毕业后返回万佛圣城担任义务老师,回馈母校。
在课外活动方面,培德中学男校的舞龙、舞狮队,女校的民族舞蹈,以及男女校分别演出的国乐合奏,在万佛圣城历年的敬老节和怀少节庆祝活动中,赢得来宾的一致好评,因此不时在瑜伽市的庆典活动中应邀演出。男校的足球、篮球队与女校的篮球队也经常到校外参加友谊赛,观摩球技。
培德中学的男女校住宿生在周末都会帮忙道场,如斋堂的清洁工作以及圣城出坡工作,一方面培养这批国家未来主人翁的勤劳习性,另一方面透过劳动让学生们培福培德。家长们常常惊喜地发现,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孩子来到万佛圣城一段时间后,变得既懂事又能干。
美国培德中学特色
培德学校由美国人主持的周村天主教会建于1931年,原位于周村东门外马路街,分南、北两院。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1933年新校舍竣工,计楼房120间,平房58间,设男、女两个分部,男子部在北院,女子部在南院,共12个小学班。学生来自周村、长山、桓台、邹平、博山、蒲台等地,多是教友子女。校长由周村本堂神甫兼任,老师大部分是修女或神职人员,课程有国语、算术、英文、自然、音乐、图画、体育及宗教课。学生每周都要参加礼拜活动。
1936年8月,学校增设初中部,改称长山县私立培德初级学校。小学部改为附属小学。初中学制三年,一、二、三年级男女各一班,共讲六班,每班学生30人左右。1947年,解放周村时,培德中学师生去济南。1948年3月,周村解放,该校恢复,设一至六年级6个教学班,学生300人左右。当时学校管理体制仍为私立。1952年,张周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私立培德学校,先后改为周村马路街小学、张周市第七中学、东门外小学、淄博师范附属小学,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迁往油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