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申请“史上最难” 同质经历“太多”

  中国赴美留学人数逐年上升,但留学申请却面临“史上最难”,尤其是美国名校遭遇“严冬”——2014年,在超过25万份的美国常春藤联盟校的申请中,仅有8.925%的申请人获得录取。在“中美教育差异”论坛上,多位美国高校招生负责人透露,申请人数近年来“爆棚”是录取率走低的主因,而中国申请者太重视分数、申请材料中实践经历的趋同性也成为另一大申请障碍。高校录取率逐年下降。

  自2005年以来,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就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到15%以上。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一大国际生源国,仅去年,中国留美学生就有23.6万人,比前一年增长21%。但和持续走高的申请人数相比,美国大学尤其是名校的录取率却在逐年下滑。美国波士顿学院本科招生部主任约翰·马霍尼告诉记者说,录取率走低,不是针对中国学生,而是美国本地以及来自全球的申请者都在增加。“申请人数多了,但由于师资、硬件设施等限制,各个学校的计划招生数没有太大变化,这导致了录取率持续降低。”

  日前,美国常春藤联盟也发布了2014年本科新生录取情况:今年,八大名校一共收到253472份申请,录取率却不到9%。马霍尼说:“2014年,不少常青藤学校的录取率都创下了历史新低,比如,耶鲁大学今年只有6%左右,哈佛大学6%,斯坦福大学只有5%。”

  同质经历“太多”了

  留学中介为了迎合美国大学的申请需求,刻意打造中国申请者综合发展的“完美”形象,未必就能得到招生官们的青睐。在论坛上,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9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同质化”现象严重,比如,都是学生会主席、参加相同的公益活动、拥有艺术类考试等级等。

  “我们当然很高兴看到学生不再是‘学习机器’,但我觉得,从申请文书上来看,中国学生的实践活动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科普兰-摩根说,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该校希望招收到的是“真实的人”(real person),他应该是有个性的,敢于创新和面对挑战。“我希望孩子们不要功利性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让简历变得更好看,而是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体验,找到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并长期坚持下去,从中有所收获。”

  此外,招生官们建议,中国学生的申请文书撰写太过“高大上”。“在我们眼中,学生的多样性是招生时的一个重要考量,但中国学生往往爱写些与世界大事相关的议题。我们更希望申请学生能通过描述一个事件,来展示自己的领导力、个人魅力等。”

  择校“唯排名”严重

  唯分数及学校排名论在中国学生和家长的留美申请中依然非常普遍。马霍尼说,这也是为何部分学校排名榜单上,排名前30的美国名校成为留学申请“扎堆”的“重灾区”。“但和学校的排名相比,学生更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招生部主任迈克尔·德斯说,招生中,虽然托福、SAT成绩是筛选的首轮条件之一,但学校也会考察申请学生是否适合他所申请的学校。“你可以通过搜寻学校主页、联系学校招生部门、咨询校友等多种方式来调查自己是否适合这所学校。盲目的、追求排名的申请,会让你的申请材料变得没有针对性和缺乏个性。”

  多位招生官坦言,随着申请竞争日趋激烈,优秀的中国申请者也越来越多,但中国学生成绩之外的能力欠缺也成了申请时的“软肋”。“托福110分以上和SAT在2200分以上的学生非常多,但很多人都未能如愿进入美国的知名大学,这和他们综合能力欠缺有一定的关系。”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美国留学申请“史上最难” 同质经历“太多”]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5-05-05 18:33:08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