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绝对是太熟悉了,可以说又爱又恨。那么美国高中的班主任又是怎么样的呢?留学360给大家介绍下。
美国对于班主任的说法与国内不同,一般称呼为“counselor”或“advisor”,翻译过来就叫“顾问”,“辅导员”。无论是从校内职位、专业训练还是工作内容上来看,这两者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美国高中班主任
校内职位
通常,中国的班主任还要同时兼课,而美国的顾问则完全不用上课,是全职的“辅导员”,因此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精神上,都比同时要批改作业、备课、辅导考试的兼职老师要更加充裕,辅导效果也更佳。
专业训练
美国学校对顾问的上岗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有教师执照,还必须要受过非常专业的心理治疗方面的训练并持有“学校心理顾问”的硕士学位。而对于中国的班主任,由于大多数都是在职教师,很多人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方面的任何训练,心理管理经验不足,这种先天不足必然会导致教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感到“力不从心”。
工作内容
美国辅导员与中国班主任的不同之处,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之外,还在具体的工作内容上存在巨大差异。在美国学校,辅导员会帮助学生选课以及确定未来的升学方向,不过这种帮助还只是以“启发引导”为主,并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比如,在升学指导方面,如果一个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想要申请一所比较好的大学,顾问通常不会直接加以否定“你的成绩不足以申请这所学校”,而是会向学生分析目前自己的成绩、名牌学校的招生条件以及自己的差距等,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做出最终选择,专业的选择也是一样,会尽量根据学生的自身特质来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当然对于学生一些比较私密的东西,学校的顾问老师也是不会进行过多的过问与干预的,他们只会告诉学生不到法定年龄喝酒、吸烟会犯法,留案底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等,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权衡利弊。
以上就是美国高中的“班主任”的情况,可以看出中美在教育观上的不同,前者注重对学生进行管理,目标是“听话、升学率”,而后者更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然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