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烹饪手法看美国本科申请主Essay写作手法

  写在前面:

  记得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里,是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学校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时我还是个高中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仅仅止于对学校生活的眷恋上。而今,当我已经阔别学校多年,走上了工作岗位,才忽然对这句话有了全新的理解。虽然我并没有像我的诸多大学同学一样手持教鞭执教讲坛,但我同样成功的用双手帮助一个又一个怀揣梦想的孩子远渡重洋。每当他们从一个对留学懵懂无知的学生到顺利通过签证到达大洋彼岸时,我竟然连“再见”都没来得及说一声就又迎来了新一批的孩子。于是,那句经典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久久的徘徊在我的心里。来不及将泛滥的情绪收好,就又开始投入全新的工作了……

  对于大多数的申请人来说,每年的9月至12月或许是一年当中最耗神的时刻了。因为此时,文书材料当中简历、推荐信等已经基本完成,申请学校名单也已经初步选定,那么剩余的大块时间就是预留给各种Essay写作的了。怎样才能把自己看起来并不出彩的素材变成一篇篇立意新颖、光彩照人的Essay呢?

  以通用主Essay为例。这种Essay具有极高的开放性,而往往越是这种开放性高的文章素材就越是难以把握。就像近几年中国的高考作文一样,题目一年比一年宽泛,一年比一年注重新意,让很多写惯了程式化的作文的考生大呼头疼。因为这种文章说什么都可能是正确的,同时也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一切都取决于看文章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如同人们谈话一样,如果彼此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一致,自然是越聊越投机,甚至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而如果彼此的意见相左,那就很容易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现象了。所以申请人在动笔写主Essay之前首先要揣摩大多数读者的想法,揣摩美国AO的价值观,要写出一篇既对美国AO胃口又能够体现中国特色思维的文章。今天,我仅就通用主Essay的写作手法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一)题目

  记得我参过加过一个组内讨论,其中的一个议题是“通用主 Essay需不需要有题目”。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定论,而我的主ESSAY则经历了从最开始的没有题目到现在每篇都会苦思冥想一个有特点的题目的过程。因为我发觉,主Essay里加一个题目是必要的。就我们惯常申请的Top 100的学校来看,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学生申请递交上来,尤其在申请的高峰期。那么,负责审核申请的AO们虽不至于会面对堆积如山的材料,但也免不了饱受案牍之苦。人的潜意识里,总是有种渴望安逸的情绪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要求AO在面对我们的Essay的时候投入百分之一百二的精力和时间,事实又是我们根本无从得知他们到底会在一篇主Essay上花费多长时间。所以,为了能够吸引AO在我们的Essay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就要先给我们的Essay起一个足够有分量或者有特点的题目。就像我们看报纸时会首先被醒目的标题吸引一样,Essay亦是如此。

  (二)开头

  开头的重要就好比一道菜的香气。最优秀的厨师如果想征服食客们刁钻的嘴,首先要做的不是让食客尝到菜的味道,而是让他们先闻到菜的香气。所谓美味佳肴,十里飘香,香气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食客的鼻子牢牢牵引住,菜未入口人已饱了三分。然而,不饱则已,最怕的就是在饱与不饱之间摇荡。于是就有了万千食客垂涎三尺的等着好菜出锅。至于前面种种等位、挨饿的痛苦早就不知道抛到哪里去了。因此,我说,撰写一篇好的主Essay就像烹调一道美味的菜肴,可能你的读者此时早已经过了漫长的等位之苦,也可能已经饱受饥寒,那么如何留住他们读下去的耐心就看你的开头够不够有诱惑力了。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

  殷同学:IBT:78;SATI:1630; SATII:148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2008年3月7日我开始了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段旅程——“沙漠之旅”野外生存训练。这是我们学校高中教育的特色课程,而本次课程的只要目的就是征服美国西部的“死亡谷”大沙谟。很难想象97磅体重的我,每天要背着60磅重的背包,徒步8mile(英里)的山路,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采用这样的一个开头是为了给文章渲染一种神秘的气氛,就像一部悬疑片的开头一样,把观众的胃口吊的高高的,才有足够的兴趣把下面的情节看完。本文开头提到的“沙漠之旅”、“死亡谷”等等,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或是一次危险异常的旅行,那么读者自然会期待你在这样的一个“不可能”的剧情里发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诱惑就这样产生了。

  范同学:IBT:26;SATI:990; SATII:无;Iowa State University双录取

  你有没有过想做一件事想疯了,我有!

  这篇文章的开头没有多余的累赘,仅一句“你有没有过想做一件事想疯了,我有”就向读者传达了两种概念,第一,我曾为一件事疯狂;第二,你是否也曾有过为某事疯狂的经历?

  人是情感的动物,或多或少都曾有过为某事疯狂的时候或举动。那么这一句话既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又激起了读者的好奇之心,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作者到底为什么而疯狂。

  崔同学:IBT:101;SATI:2010;SATII:1530;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这是一次“非正式的国际性谈判”,谈判的双方分别是我所代表的中国和Lisa所代表的罗马尼亚;这是一次失败的谈判,谈判终止于没有任何一方愿意做出让步。

  谈判,还是国际性的谈判?在一个高中申请人身上为什么会发生国际性的谈判,为什么要谈判,谈判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开头给了读者太多太多的疑问。带着疑问总是不太舒服的,所以才会有继续往下看的动力,要在下面的文章里寻求到答案。

  周同学:IBT:78;SATI:1470;SATII:无;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Seattle

  你能想象吗,身高173公分,体重50公斤的我,在6个月以前,竟然是一个体重超过90公斤的大胖子。这并非某减肥产品的广告,也不是什么都市传奇,而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

  看到这样开头的时候,我想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好奇。的确,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能发生的事情,6个月的减肥奇迹,虽说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但却卖足了关子。让读者很想知道作者是怎样做到的,他是否经历了什么呢?于是,才会将自己的视线向下移动,寻求解答。

  (三) 主体

  在去年写Essay写到昏天黑地的时候,我在MSN签名里写过这样的一句话:“改Essay就像是在剪头发”。很多人问我什么意思,我笑笑,但却不能把这种感觉完整的解释给他们听。因为这是仅仅属于我内心的感受,如果你不曾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经历,恐怕很难理解。举个例子,当我们决定给自己换个发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前往声誉比较好的美发店,找到一个技术精湛、经验老道的设计师来打理我们的一头秀发。毕竟发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

  退而言之到改Essay呢,客户于我就是那个想要改发型的顾客。那么,能否按照客户的气质和脸型去帮她或他设计出一个理想的发型,让客户的气质瞬间得到提升,形象更加完美?这就是Essay包装的效果。所以我说改Essay就像是在剪头发。那么对Essay主体部分的描述就是你给顾客设计发型的过程。是平淡无奇的按照顾客原有的发型加以修饰和整理,还是追赶潮流的脚步,给予顾客全新的形象?是平铺直叙的陈述客户的素材,还是高潮迭起让读者目不暇接,意犹未尽?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虽然后者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因此Essay的主体部分要特别精心的设计。不能自顾自的以为,AO在每篇Essay上停留的时间不会很长就不用心去雕琢。相反,好的文章是能够让AO在这几分钟短暂的阅读中就被吸引的。由此可见,主体部分的设计肯定不能是平铺直叙的,而应该设计的高低起伏、富有节奏感。如果写经历,就要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如果写评论,就要观点新颖,刀刀见血;如果写人物,就要描写细致,栩栩如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如上这些呢?

  第一招,善于运用过渡

  小学学习语文的时候,老师就曾教过我们。过渡句或者过渡段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由此可以看出,过渡在一篇文章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我个人认为,过渡的承上作用不如启下,因为启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读者会否有继续读下去的兴趣。所以,你可以允许你的过渡句或者过渡段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绚丽的修辞,但一定要保证它有吊足读者胃口的魅力,才能让AO的视线停留更久。

  第二招,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所以,在写主Essay的时候,我能够运用修辞手法的时候绝对不选择平铺直叙。而善加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结果就是,Essay变得更加易懂而充满个人色彩。就拿比喻来说,当我们无法将一个事物,一种情感用言语去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希望听到我们说话的人能够感同身受。比如同样是形容快乐,那么一千种人就可能有一千种表达快乐的方式,而你对快乐进行修饰的言语有时比快乐本身更容易被人记住。

  第三招,学会细节描写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我们写一篇文章当然希望读文章的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内心,或者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那么,细节的描写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我们描写一个人害怕时的心理活动,如果你单纯的写她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无助,可能读者根本不能体会。如果这时,你在文中增加描写的部分,写出她内心的战栗,身体的颤抖,可能还配合有牙齿的活动,额上的冷汗等等。于是大家就懂得你的感受了。写到这里文章就成功一半了。

  第四招,加入快乐的元素

  坦白说,这一点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仅仅是个人的意见。一篇文章如果想让人记住就得尝试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会深刻呢,当然撕心裂肺的痛可以,欣喜若狂的乐也可以。但是,如果你的我文章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悲悲戚戚的气氛,那么读者被你打动的同时肯定也被感染了悲伤的情绪。那么即使他记住了你的文章,心情可能也是不愉快的。正如我前文中提到的,人的潜意识里总是渴望安逸的,这种对安逸的渴望往往就会让人选择性的逃避痛苦,就像有人选择性的失忆一样。那么很自然的,你的这篇主Essay虽然很感人,但是它带给人不愉快的情绪,我就选择性的放弃了它。所以我的选择往往是,除非这个素材真的达到了让天地动容的地步,不然就不建议融入太多悲情的元素在里面。为的是让读文章的人有个快乐的心情,每每回味起都会在嘴角泛起笑容,觉得是一种享受。

  (四)结尾

  说到结尾我又想举做菜的例子了。会做菜的人都知道,炒完菜的时候锅底会有一些汤汁,影响菜的口感和外观,一般要用淀粉或生粉在菜出锅之前加入锅里,起到收汤入味的效果。在我看来,这用来比喻Essay的结尾是再合适不过的。一篇好的主Essay在有了醒目的题目,引人入胜的开头,高潮迭起的主体之后,就差一个瑰丽的结尾了。

  结尾应该遵守的原则是:不拖沓,不废话。要用最精练的语句在概括了全文主旨的同时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这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的结尾,能够为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目的。

  后记:对于我来说,每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往往不是客户纠结不纠结,申请难度高不高,而是花在打造客户Essay上的时间和精力。我很珍惜这种感觉,虽然有时候这过程并不美好,甚至可能是抓耳挠腮,万般痛苦。但当一篇让自己让客户都满意的Essay摆在眼前是,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往往比申请本身更有意义。

  更多美国留学资讯,请登陆互应留学网http://us.ailiuxue.com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 从烹饪手法看美国本科申请主Essay写作手法]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2-09-06 17:29:12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